笼中人折射出精神病社会康复体系严重缺失

本文已影响292人 

近日,记者在广西部分地区调研了解到,由于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体系尚不完善,为避免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一些家庭只能无奈地将患者囚禁起来甚至关入笼中,产生了一批“笼中人”。针对这一局面,专家建议我国应当重视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康复体系建设,完善精神疾病诊疗链条,避免类似悲剧继续上演。

笼中人折射出精神病社会康复体系严重缺失

“笼中人”缺乏康复治疗反致瘫痪

家住广西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果烟屯的袁万海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目前跟父母住在半山腰间一栋上世纪60年代建的泥砖房里,从村口出发,去他家得爬近40分钟的陡峭山路。

在袁家屋旁一个小棚子里,记者见到了笼子和曾经的“笼中人”袁万海,他半躺在一张木板床上,由于长期缺乏运动,他面庞浮肿,双手扭曲变形。记者试图与之交流,袁万海完全没有反应。据袁昌平介绍,袁万海目前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解决,一天下来一动不动,只有在母亲喂他吃饭的时候才会张嘴吃饭。

他的父亲袁昌平育有4个儿女,其中两个女儿已外嫁,小儿子长年在广东东莞打工。袁昌平回忆说:“大儿子1993年发病,接着他母亲几个月之后也发病了,但程度较轻,通过服药可以控制病情。”1994年,他曾带着妻儿外出治病,袁万海的病情也一度得到控制,但是在出院后半年,袁万海旧病复发。“后来又去医院看了很多次,回来都会复发,为了治病已倾家荡产。医生对他的病情也没有办法,后来不得已只能放弃治疗。”

到了1996年,袁万海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多次威胁要烧房子,甚至用烧着的木柴打自己的父母。袁昌平无奈之下,把他关到一间空房间里。“他在房间里也不安分,老是拿棍子捅墙,把墙都弄倒了,我只好用木头做了一个笼子,把他关起来。”袁昌平说,被关进笼子后,袁万海不再狂躁,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终日躺着睡觉,一句话也不说。到1997年,袁昌平看到儿子不再闹事,打算把他放出来,然而他发现袁万海已经无法站立,四肢收缩,并失去了语言交流的能力。

对于将儿子锁入笼中,进而致其瘫痪一事,袁昌平感到既痛心又无奈,“有哪个父亲愿意自己造个笼子把儿子锁起来?我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无法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病情不断恶化,甚至成为“笼中人”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广西藤县,一精神病人黄某宏的母亲卢阿姨说,儿子从精神病院回到家后,病情不稳定,时好时坏,发病时会扎自己的手,打人,幻想有人杀他。但是他不愿吃药,家人对此无可奈何。卢阿姨不得不放下工作,天天在家看着他,照顾他吃药。

精神病社会康复体系严重缺失

记者采访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了解到,目前我国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康复体系的缺失,已成为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后复发或放弃治疗的重要原因。

“像袁万海这样的患者,正是因为出院后没有接受正确的康复治疗,导致疾病复发,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丧失了几乎所有的社会功能。”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卫生科教授孙华告诉记者。

孙华介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出院后的社会康复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很多农村的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家里就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没有人监督他吃药,很容易就出现断药的情况。”孙华说。

专家认为,目前在国内,精神疾病康复治疗机构普遍呈现缺失的情况。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介绍,目前广西目前只有60家的能够收治精神病人的精神卫生机构,其中只有两三家医疗机构开设有精神康复科,而且主要针对一些轻症病人或者长期住院的病人,不是为出院后的精神病人提供康复治疗服务。而专门的社区精神疾病康复机构基本空白。

“目前以社区为基础、让精神疾病患者获得便捷、价廉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还不健全,社区康复人才及机构严重不足。”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卢贵基说。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已经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在广西,精神病康复环节主要依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定期地进行随访,指导精神病患者的用药和康复。但由于相关资源匮乏,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缺乏精神疾病治疗知识,无法完成相关的工作。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7月1日,广西在册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70144人,其中约有15-20%有肇事肇祸倾向。卢贵基介绍:“广西每万人精神科病床数和精神科医师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治愈出院后的病人,以及那些没有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所做的建档、监测、护理工作则更加少。”

而社会康复体系的缺失也导致了精神疾病患者“出院难”、精神病治疗机构人满为患的局面。藤县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胡超云告诉记者,有的重性精神病人住了8年本该可以回家了,但是由于身边缺乏精神疾病方面的专业人员,家人一直不敢接他回家,害怕病人再次发病。由于条件有限,精神科没有康复病区,新旧病人混住,治疗有所缓解的病人,受到刺激后很容易复发。

多管齐下完善社区康复机构

从今年5月1日开始,我国新颁布的《精神卫生法》开始正式实施,法律的出台对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都做了详细规定,有专门指出要建设精神障碍康复体系,针对目前亟待转变的薄弱现状,卫生部门和有关专家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是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孙华说,目前社会对于精神疾病存在多种误解、偏见,甚至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歧视,使得精神病人在出院后的康复治疗、生活、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除了针对普通大众的宣传教育,还要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孙话说“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精神疾病不了解,认为只是心理问题,对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主动参与康复治疗,这也给精神疾病康复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相关人士建议,可以考虑在社区设立专门的精神疾病康复机构,或者在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精神疾病康复科室并配备掌握专业技术的医务人员“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社区服务康复是国外普遍采取的做法,国内也有几个试点,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孙华介绍,在国外,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医院会将患者完整的档案、治疗的建议,汇交到社区,社区也有一套完整的机构和康复流程,由社区医疗服务人员跟家庭配合,不断的跟踪、观察、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治疗链,方便患者就诊,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治疗中断而导致的复发。同时也减少了精神病患者家属的负担,并能缓解精神疾病‘出院难’的问题。”孙华说。

同时,相关人士建议提高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加强人员培训工作,防止人才流失。“人才是一个重大难题,很多社区医院没有配备精神疾病方面的专业人员,而普通的全科医生普遍缺乏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这给精神疾病社会康复体系的而建立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卢贵基说。

相关阅读:

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现率已达到2.62‰

多疑妄想成了大学生精神健康的头号杀手

八成抑郁症不曾就诊多患者初诊时病情严重

摊派精神病指标是谁在发神经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