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国人每日钙缺口达600毫克

本文已影响267人 

新华健康讯(左琪)生活中,很多人打个喷嚏、扭下脚,一个寻常的举动就可能会骨折。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称,全球50岁以上老人中,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受到骨质疏松威胁。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为“从内心构筑强健的骨骼”。但中国城市居民平均钙摄入量严重不足。根据调查,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参考摄入量为800毫克到1000毫克,国人每日钙缺口达到600毫克之多。10月18日,“骨动中国——关爱骨健康中国行”活动来到北京北海公园,为消费者进行现场骨密度检测、咨询,并提供专业的骨质疏松防治建议。

调查显示:国人每日钙缺口达600毫克

近六成测试者骨健康拉响警报

由中国健康促进会主办,辉瑞健康药物部旗下全球钙制剂领导品牌钙尔奇特别支持的“骨动中国”活动,秉承着关爱骨质疏松患者、倡导健康生活的公益理念,将骨密度检测带到了全国100多个城市,为总计近30万中国消费者创造了便捷的骨测和咨询平台。2013、2014两年的“骨动中国”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参与骨测的近20万名消费者中,近60%的人存在骨健康问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道俭告诉记者,白领由于常在室内工作,户外活动较少,很容易患上骨质疏松。节食、消瘦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也容易有骨质疏松的困扰。另外,35岁之后的女性骨质流失开始加快,尤其是绝经之后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

35岁是补钙“黄金期”

一直被视为“老年人专利”的骨骼健康隐患,如今正不断“突破”年龄限制,悄然侵袭着年轻一族。

2014年“骨动中国”数据显示,35至45岁的中青年群体骨状况同样存在隐患。在35至45岁的测试者中,竟有39%的人群面临骨量流失甚至骨质疏松的窘境。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骨骼健康存在问题。研究表明,在35岁前后,人体骨量在达到峰值后开始逐渐减少,体内钙质“支出”大于“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质流失会进一步加速。因此,张道俭医生指出人们要想提高老年生活的质量,就应该在年轻时多储存一些骨质,提高本身的骨密度基础,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三步走”为健康“加骨劲”

那么,怎样正确有效的储存骨量、防治骨质疏松呢?

第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张道俭医生告诉记者,人们在年轻时就要注意多锻炼、多晒太阳,并进行一些负重运动,储存更多的骨量,让身体更结实。对于老年人来说,加强锻炼则可以训练肌肉、关节的协调性,让老年人不容易摔跤并造成骨质疏松性的骨折。“广场舞就很好,既能形成对骨骼的刺激,又能训练肌肉变得更协调。不过,运动要量力而行,以防造成运动损伤,过犹不及。”张道俭说。

第二,足量补钙。对于年轻人来说,平时饮食上注意多喝牛奶、多吃精瘦肉等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但对于面临“骨质流失”风险的中年人来说,光靠食疗补充钙质是不够的。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参考摄入量为800毫克到1000毫克,国人每日钙缺口最高达600毫克,所以35岁以后的人们,应每天补足这缺失的600毫克钙。张道俭表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补充钙剂包括钙尔奇D、碳酸钙、肾骨胶囊、金天格胶囊等。与此同时,维生素D作为促进钙质吸收的催化剂,适量补充也非常必要,内含600毫克高浓度钙和维生素D的钙尔奇可作为推荐钙补充剂。张道俭同时提醒,一旦患上骨质疏松,就要持续补充钙和维生素D,因为药物只能抑制骨密度的进一步降低,很难彻底纠正、逆转骨质流失。年轻人则最好通过食补和晒太阳锻炼的方式加强骨密度。

第三,定期骨测。由于骨质疏松症在早期一般没有症状,所以定期的骨密度检查很有必要。骨测所得出骨密度指数被称为T值,T值大于等于-1,表示骨密度正常;T值在-1和-2.5之间,表示低于正常范围,属于骨量流失阶段;而T值低于-2.5,表示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及早筛查、及早防治,将有效抵御骨质疏松的侵袭。张道俭指出,如果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的问题,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查,测量盆骨和腰椎的骨密度,获得更可靠的结果。他建议绝经之后的女性、消瘦并经常抽筋的人群以及患有内分泌疾病的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此外,张道俭还提出,我国应加强对骨密度、骨质疏松的科普,加强对防止老年人摔倒的宣传教育。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一旦摔跤,很容易造成骨折,再加上骨质疏松容易导致手术中内固定钢板、钉子失败,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我们应该像国外学习,加强公共设施中防跌倒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强预防老年人摔倒的健康教育。”张道俭说。

10月19日,钙尔奇还在北京、成都、杭州、济南和广州举办了“五城联动骨测义诊活动”,为2014年第三届“骨动中国”活动写下结束语。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